VII - 走进索内费尔德住宅:位于鹿特丹的功能主义建筑设计典范
作为罕见的保存良好的功能主义建筑,索内费尔德住宅彰显了以实用功能为主导的设计理念,这一点恰恰与 RIMOWA 不谋而合。 RIMOWA 品牌持续探索激发灵感的建筑运动,此次前去荷兰探访,踏入了这座由私人住宅蜕变的设计杰作。
索内费尔德住宅位于鹿特丹的中心,由荷兰建筑师 Johannes Andreas Brinkman 和 Leendert van der Vlugt 于1933年设计。这座住宅演绎了荷兰建筑设计界在“国际风格”(International Style)的基础上衍生而出的“新建筑风格”(Nieuwe Bouwen)——后者是一种立足于简洁实用的风格。 这座为索内费尔德一家而建的住宅,俨然超越了它所处时代的传统。 建筑师们恪守功能主义理念,采用了铬、钢、玻璃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。之所以选用这些材料,是因为它们既坚固实用又美观悦目。 此外,这座住宅的设计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自然采光、透气和空间感,多扇大型窗户让视野不受阻挡,形成了新建筑风格开阔通透的氛围特点。
索内费尔德住宅的内部同样体现了功能主义建筑的理念。 每一个细节、每一种家居装饰都经过精挑细选,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。 每一件家具都根据索内费尔德一家人的需求和品味量身定制,并与建筑结构无缝结合,由此带来完整统一的体验,没有浪费任何一处空间。 为了能与这个住宅的功能主义理念相得益彰,甚至连电灯开关和门把手这样的小物件也都经过精心挑选,表现出了同等的程度的克制与精致。
功能主义建筑往往倾向于单色系,索内费尔德住宅的设计却大胆地加入了色彩。 不同的房间都采用一组柔和的淡彩色和生动的色调来提亮,包括不同色度的红色、蓝色和黄色,搭配深深浅浅的灰色和棕色。 这些色彩的运用在当时是极不寻常的。不同的色彩将各个空间及其用途区分开来,同时完美地契合了屋主一家的个人品味。
索内费尔德住宅被公认为保存得最好的新建筑运动的代表作之一。该住宅在2001年经过了细致严谨的翻修,旨在一丝不苟地还原至其在1930年代的真实状况。 在荷兰新研究所(Nieuwe Instituut)和 Volkskracht 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下,该住宅现已作为一家博物馆开放运营。参观者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那个锐意创新和注重现代居住环境的时代。 该住宅作为经典隽永的设计杰作,其影响力恒久不减,生动地验证了功能主义的深远影响。
摄影师:Simon Menges
IV - 走进现代主义先驱的杰作 - 约瑟夫·谢勒肯斯住宅内部
VI - 走进 Manitoga House,大自然与现代主义交融的匠心杰作
VII - 走进索内费尔德住宅:位于鹿特丹的功能主义建筑设计典范